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正去住之高孰能加焉谢灵运风规潇洒文章之精
孰能加焉崔公群相天下而天下贤之孰能加焉衡
阳庞蕴识见之 高道
学之胜孰能加焉裴晋公树大
勋业著于盛唐孰能加焉颜鲁公具大节义文章书
法孰能加焉相国裴公文章之古道学之 (第 0459b 页)
禅师法席投机
开悟。久为侍者复游讲席。初出世汾阳之净
土。次迁太原之白云。常坐不卧缁素钦服。齿
腊既 高道
行益固。遂奉诏住慧林。开堂日。

哲宗皇帝遣中使降香。师升座问答罢。乃曰。
传持此事岂以摇晨鼓舌驰骋 (第 0576a 页)
绝良媒随时遣兴骚庄趣即景题诗李杜才踪迹绳阳堪彷佛一回相见一徘徊」 高道
宪登太白

#+BEGIN_VERSE
「 叶落梧桐玉露肥冲霄灵翮夜知归苍龙秪解倾湫岳睡虎何当省是非 (第 0888a 页)
万象同沾慧日永长庚再示偈云麒
麟山里覆麒麟普泽人间瓜瓞荣閒汉扶龙深历险
一腔血护众生灵。

西邑文学 高道
章同缘李氏祈子请上堂拈香毕僧
问世尊不拈花迦叶不微笑是甚么意旨师云无名
之始天地位焉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第 0341c 页)
未尝以清
澹为怀勤作为劳也如是者十年大殿鼎新佛像整
容前后金彩霞光灿然夺目大非曩日境界此可以
徵师之 高道
隆德有以格龙天而信檀那也虽然师
生平所重正不徒是夫固有独得至诣足以绍佛祖
而觉愚蒙者又岂余小子寡闻肤 (第 0093b 页)
仰。声若雷电。帝遣中贵。传宣
慰劳。嘉叹再三。赐紫衣。号曰护国三藏。寻被召。对问。
师承何人。曰径山 高道
僧法钦。臣之师也。臣未具戒。
不敢受紫衣之赐。帝特命开坛。方羯磨。慧隐身坛上。
莫知所往。帝益骇异。 (第 0622c 页)
𦕼闻智者猛提取莫待天明失郤
头。

为新戒付衣钵上堂知得者般事𠊳休更嫌
何处不风流円霞掩耳西江去 高道
江陵止
不游苟不如是彻见自性心地戒源直饶身 (第 0243a 页)
示而南𠬥居士

#+BEGIN_VERSE
「 葫芦藤绊葫芦倒谁把诸缘一埽空 高道
只馀庞老子箍篱留得摝清风」
#+END_VERSE


** 示传真戴云江 (第 0345b 页)
十万旬谁知由命不由人贪名图利终何
用逐境生风枉费神珍重堂中乐且贵轻浮世外漫
尤嗔前贤三诏不轻举自古清 高道
不贫。

** 为云水僧举火

执火炬云密如密如空生浮图逐妄行脚未受钳锤
大限临头一念模糊但知生有不 (第 1006c 页)
有信奉者(有注云与本碑及诸传记殊异。又高僧传云西竺人。或云从吴来)。按我
道本碑云。我道高丽人也。母 高道
宁。正始间。
曹魏人我(姓我也)。崛摩奉使句丽。私之而还。因
而有娠。师生五岁。其母令出家。年十六归 (第 0986b 页)
经血
盆经,高王经等,皆非佛说不可入藏。奏曰:道家有太上实
录谤佛。上曰:向年间著收来,还也不曾,这 刘渊然
该杀的。
道士袁奏曰:太上实录,多有好言语在内。上曰:我敬佛,他
谤佛,留了我心不喜,钦此!(昔元世 (第 0468a 页)
之日。原没有银子。暗寄他家。二人再三
固辞迟久。包公不得巳。见其子亦义。遂责任付与
在城寺里名僧观中 高道。
供养佛天。修益幽冥福
利。以追荐亡人觉安焉。予住净因时。亲眼睹见这
事。且惠明安子。俱世谛尘劳中人。 (第 0534a 页)
法哉况三百年来养天下
臣民岂无忠臣烈士一旦奋发展生平经济为国驱
除戮力者乎三百年来养天下僧道岂无真僧 高道
一旦奋发展生平机用为国说法破迷者乎山僧何
幸得遇金陵诸大护法及诸法侣目击时危心伤类
惨人人有忠孝之心 (第 0605a 页)
而慨叹岂可当吾世忍令四
明胜区顿埋荒草哉致有道之师坐镇之旧观可复
也今景星岩不有石奇禅师孤风无忝二灵 高道

方两觉者乎且天童嫡胤是尝佐密翁中兴太白于
起乳峰也何有共走仙居告所以挽师之意师为咨
嗟赋感而来说 (第 0346b 页)
未有天然尊贵事在何如我圆通高坐湛公为之支
高道
特地设供不分大小亲疏平等一例行嚫可
中更无一人敢居功恃德以巳方人且道还有为人
处么不因今日事争识古人 (第 0693a 页)
。名其庵曰妙喜。且言吾必助子见川勤。
谏议洪驹父序其录。名士李商老撰次逸事。同门
觉范洪述其行实。其 高道
硕德。可想见云。

云居牧曰。出关走江淮。阅三十年。参一十八人善
知识。于中无出佛果。佛眼。死心。灵 (第 0232a 页)
以黑释为国忌。黄老为国祥。帝纳其
言。信道轻佛。时有僧卫元嵩。与宾唇齿相扇。惑动帝
情。后召德僧名儒 高道。
三番集议。是非更广。莫简帝
心。乃经五载。至建德三年。敕僧人道士。并令还俗。三
宝福财。散给臣下。寺 (第 0699b 页)